一名教师想要成为一位名师,除了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的培养和帮助;一所学校想要成为一所名校,除了需要科学的管理,更需要名师的示范和推动。所以名校培养名师、名师发展名校。
如何成为名师?怎样打造名校?此次重庆之行,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刘雅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解开了一中老师们心中的疑惑,也为今后蚌埠一中“名师培养工程”指明了方向。
名师,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学术造诣。作为老师,想要成为名师,就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甘于寂寞的心。名师,应该有着长期的教育一线实践经历,并在教育教学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有选择的学习各类专著的同时,坚持阅读专业期刊杂志,掌握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动态和做法,从而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名师要在掌握教育教研方法的同时,敢于进行教育教学实验,善于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实现自身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名师,不仅要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能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作为学校,想要培养名师,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决胜在教师”的概念。此次重庆之行,将蚌埠一中“名师培养工程”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今年,蚌埠一中将通过青年教师培训、三年全员培训、寒暑假集中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完善教师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优势,配合“青蓝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将充分利用高校、教科院等机构的研究资源优势,为学校培养人才引入活力。
名师是学校的名片,名校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片。相信通过蚌埠一中“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必将为蚌埠打造一张崭新的教育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