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五个一”活动|每月一篇教育叙事·2016届回忆系列之:“秋风吹去遗憾,天空依旧湛蓝……”
2023/9/27 15:50:13

师生之间的感情有时是很玄妙的东西,有的老师与学生共处三年,最后的毕业典礼少我一人也无妨;有的老师虽然与学生相处一两个月时间,分别时学生对老师却依依不舍。这个故事就发生2016届的高三八班那年的春天……

高二文理分科后,真正意义上的梦想八班最终建成。带着我们的梦想,跟着老师的节奏,学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中。此时的高中学习生活犹如运行的高速列车,容不得你停下来欣赏窗外的风景。正当同学们踌躇满志向前奔跑的时候,地理老师刘老师累倒了,她因动手术需要长期休息。老师病重,学生念在心里,躺在病床上的老师也急在心里。因缺地理老师,其他老师都远远超出正常课时量,学校暂时安排别的老师每人轮回代课。毕竟教育工作不是工厂流水线,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需要倾注感情。频繁地换老师,老师犹如过客,而学生没有了归属感。时间越长,学生越想念自己原来的老师,“刘老师什么时候回来?”这句话成了那段时间学生问我最多的问题。

这种轮流代课的日子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学校专门聘请当时市级名师吴岱峰老师来给孩子上地理课。当我兴奋至极地小跑到教室告诉学生这好消息的时候,学生们用半信半疑的眼光瞅着我,似乎告诉我“老师,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别再开玩笑了”。其实我自己一开始也不敢相信,因为我们这是一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文科班,我们何德何能让这位地理学界的权威来上课啊!但是,当吴老师踏着急匆匆的步伐,伴着爽朗的笑声来到我办公室询问学生情况和课时进度的时候,我才确信这是真的。

吴老师给我第一印象很随和,身材瘦高,走路时带有学者特有的那种微微向前倾的伏案身躯。尤其是他那爽朗的笑声,让人有种春雨润物的恬适与欣喜。吴老师是蚌埠市教科所地理专职教研员,平时各种学术研讨活动较繁忙,来回奔波于距离较远两个单位之间。为了能更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吴老师把办公的地方从学校专门的督学办公室搬到了高二班主任办公室;为了能及时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吴老师常常下班后独自留在办公室……也许做研究时间长了,吴老师对学生作业的问题很有思考,他总是带有研究者特有的敏锐去看待学生作业问题。所以,当他批改作业时总是很专注,甚至于有时我们一旁大声喧哗他都能头也不抬地继续批改作业。正因为这样,学生能从作业中读懂老师的细心与责任心。在办公室,我听到最多的是吴老师夸赞学生的话语,而不是工作中的埋怨牢骚,“学生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吴老师对我说过最多的话语。慢慢地,下课围在吴老师身边的学生逐渐多了,学生学地理的劲头也逐渐足了……正因为吴老师太繁忙,我的不安也随之聚增。一天下午第一节地理课,吴老师迟迟没来,学生和我焦急地在教室等待。不一会儿,吴老师急匆匆地赶来了,一个劲地跟我们解释说抱歉。后来学生偷偷跟我说这节课是吴老师第一次迟到,但是吴老师给他们又多上了一节地理课。其实,这次迟到是因为吴老师父亲突发疾病住院了。考虑到能照顾病重的父亲,又不能耽误学生上课,在我们再三挽留下,吴老师还是决定离开学校。

学生听说吴老师也要离开的消息,他们也许也预料到了,早早做好了要离别的心理准备。剩下的几节地理课,课前学生都用抹布把讲台黑板擦干净,老早打开投影仪静静等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我从教室后面偷偷观察,就连班上最厌学的学生这时都坐直了抬头听课。下课后,学生的问题似乎怎么也问不完,一直到上课铃响了,吴老师才走出教室。我心里明白,学生们其实是不舍得老师走。我记得最后一节地理课前,班级一位从来不进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手里拿着一个信封,站在办公室门口徘徊,不时往里探头。我心里也明白,他是要等吴老师。我告诉他吴老师办公桌的位置后,他进来偷偷地把信封夹在吴老师的课本里。我明白也许信封里是他想说但说不出口的话语。不一会,地理课代表来拿地理作业,临走时跟我说:“周老师,下次我地理作业就不往这里送了”我听到这话,顿时心里空空的。最后一节地理课下课,学生照旧全体起立,一声“老师,再见!”一直回荡在教室里。

离开办公室前,吴老师跟我说班级学生的可爱和懂事给他留下了深的印象,特别要感谢班级同学给他制作的卡片还有一封特别的祝福信件,他看了很感动。临走时特地送我几本他亲自编写的地理书籍让我转交给这位学生,感谢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对他工作的支持,也祝愿孩子以后能梦想成真。虽然我没能看到卡片和信件的内容,但是,从老师最后的祝福我也能体会到师生之间已经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恰巧那天地理课后的晚自习是我的,当我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学生个个像打蔫的花儿一样有气无力地趴在课桌上,我安慰他们“我的孩儿们,你们别这样啊,会有地理老师来给你们上课的,吴老师是蚌埠市名师,他能来给大家上这段时间的地理课,就说明学校非常重视你们,老师也克服了重重困难。老师这段时间教会了你们学习地理的方法,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你们会受用一生。吴老师最后让我转达他对你们的祝福,感谢大家这段时间对他工作的支持,你们的可爱懂事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祝愿你们两年后梦想成真……”突然,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有话要说,他几乎用恳求的语音说“周老师,在我们心里我们很佩服你,感觉你无所不能,你能不能再去跟学校请求能留下吴老师吗?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父母来一起请求学校留下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虽然我们是普通班的学生,但是我们很想听吴老师上课,因为我们也很想考上更好的大学……”当我听到这恳求时,我的心里被某种力量震撼了,这是一种渴望的力量,它带着恳求蔓延至我全身,让我突然觉得这群孩虽然怀着美好梦想,但却无助,所以他们想尽自己一点点可能的希望向我呐喊,希望得到一点点可能的回应。但是,此时的我也很无助,无助的我只有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第一次在学生面前流下了无助的眼泪……学生不再说话,他们知道他们这样的要求很为难老师,他们也知道老师也很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上好的大学,他们更知道其实他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是很坚强无所不能。整整一节课,我在教室外面踱步平静自己的心绪,学生在教师里静静地上自习。当我疲惫地回到家里,打开手机时,一段长长的信息又让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您好!我是杨鑫鑫,周老师,以后请你放心,不管谁来教我们,我们都会认真地去学,学会面对一切困难”。我读着读着,又流下了眼泪,欣慰的眼泪,理解的眼泪……

这段记忆伴随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取暖。2016年的教师节,八班的学子已陆续奔向全国各地各个高校,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篇章。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曾经给予我们感动与留恋的吴老师,于是给他发去了祝福并告诉他八班孩子的高考成绩,吴老师得知孩子们大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很兴奋,最后我把吴老师送我们八班的一句话作为我这篇回忆的结尾——“秋风吹去遗憾,天空依旧湛蓝。”

 

作者:周洪霞 文章来源:第一党支部 点击数:9197 文章录入: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bgsf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胜利路152号 / 邮编:233000 / 电话:0552-4029959 4015054 皖 IPC 备 06001307 号-1
    版权所有&蚌埠市第一中学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