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一课三构” |
|
蚌埠一中教学开放日课表 |
学科 |
节次 |
学校 |
执教教师 |
课题 |
执教班级 |
上课地点 |
评课地点 |
点评专家 |
召集人 |
语文 |
2 |
蚌埠一中 |
李静 |
材料作文的立意 |
高三(10)班 |
信息楼一楼阶梯教室 |
信息楼一楼阶梯教室 |
郑可根(蚌埠二中副校长、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
陈俊民(市语文教研员) |
吴瑞恒 |
3 |
砀山中学 |
单艳艳 |
高三(11)班 |
4 |
扬子中学 |
顾海学 |
高三(14)班 |
数学 |
2 |
蚌埠一中 |
赵亮 |
数学归纳法 |
高二(12)班 |
实验楼504 |
实验楼504 |
李宏志(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陈耀忠(市数学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
吴志国 |
3 |
砀山中学 |
闫文博 |
高二(13)班 |
4 |
扬子中学 |
黄自桥 |
高二(14)班 |
英语 |
2 |
蚌埠一中 |
李为昊 |
“完形填空”解题指导 |
高三(11)班 |
实验楼303 |
实验楼303 |
钦 锋(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王 琼(安徽省英语特级教师、蚌埠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齐跃明(市英语教研员) |
王蕾蕾 |
3 |
砀山中学 |
董夏萍 |
高三(14)班 |
4 |
扬子中学 |
严爱玲 |
高三(10)班 |
物理 |
2 |
蚌埠一中 |
周坤 |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3节 功率 |
高一(10)班 |
实验楼401 |
实验楼401 |
汤家合(扬子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
王伟铭(蚌埠十二中校长、安徽省物理特级教师)
宋 勇(市物理教研员) |
蒋群芳 |
3 |
砀山中学 |
袁茵 |
高一(9) 班 |
4 |
扬子中学 |
王永胜 |
高一(15)班 |
化学 |
2 |
蚌埠一中 |
卢兴平 |
选修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高二(13)班 |
实验楼103 |
实验楼103 |
朱正虎(蚌埠四中校长、安徽省化学特级教师)
刘传友(市化学教研员) |
程爱闺 |
3 |
砀山中学 |
汪志愿 |
高二(9) 班 |
4 |
宿城一中 |
赵永刚 |
高二(11)班 |
生物 |
2 |
蚌埠一中 |
王莹 |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高一(14)班 |
教学楼102 |
教学楼102 |
沈 亮(蚌埠三中校长、安徽省生物特级教师)
王化荣(市生物教研员) |
谢仁钰 |
3 |
砀山中学 |
张燕 |
高一(11)班 |
4 |
蚌埠九中 |
许忠浩 |
高一(12)班 |
历史 |
2 |
蚌埠一中 |
周洪霞 |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高一(8)班 |
教学楼103 |
教学楼103 |
王昌成(市历史教研员) |
朱 铮 |
3 |
砀山中学 |
刘钦果 |
高一(6)班 |
4 |
宿城一中 |
李凤 |
高一(5)班 |
地理 |
2 |
蚌埠一中 |
李云静 |
地震与防灾减灾 |
高二(3)班 |
教学楼308 |
教学楼301 |
吴岱峰(安徽省地理特级教师、市地理教研员) |
李方平 |
3 |
砀山中学 |
荣腾飞 |
高二(4)班 |
教学楼309 |
4 |
蚌埠九中 |
洪正宇 |
高二(2)班 |
教学楼307 |
政治 |
2 |
蚌埠一中 |
王维杰 |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高一(3)班 |
教学楼108 |
教学楼101 |
吴徐汉(市政治教研员) |
葛咏虹 |
3 |
砀山中学 |
李静 |
高一(1)班 |
教学楼104 |
4 |
宿城一中 |
李鸿雁 |
高一(2)班 |
教学楼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