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辗转流年。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蚌埠一中教科室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真抓实干,聚力前行,持续做好教科研的各项工作。聚焦核心素养勤研善教,赋能创新课堂聚力前行。以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升为目标,以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工作为主要内容,促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不竭动力。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简述亮点
2024年,教科室按照学年工作计划,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组织并完成了多项重点任务,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提升学校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亮点突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深度课改 理念先至
本学期,教科室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新课标有关的观摩学习、交流研讨、课堂实践等活动。通过有关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学习,教师们把握新课程,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课堂观和质量观。
1.研读新课标,强化新课标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研读课标,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提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校长室领导下,依据校情,制定研读计划,并督促落实。各学科组(备课组)在教科室的带领下,开展了围绕新课标的集体学习研讨活动,在研读中领略新课标精神,在交流中丰富对新课标的认识,科学备好开学第一课。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标每周研读,分备课组制定研读计划,每周确定一个研读专题、一位主备人,备课组成员共同研讨。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对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新课标的书面测试,有力的推动教科研氛围的提升。
2.构建“二基·三导·四学”集体备课法
为贯彻落实国家育人模式改革,创新教研机制,基于教学实际提升教学质量,探索“双新”背景下可行、有效、可复制的集体备课“一中模式”。在校长室领导下,探索构建“二基·三导·四学”集体备课法,并将集体备课材料汇编成册,共46个案例,约26万字。

3.小荷工程结对共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本学期,我们继续推进小荷工程结对活动,通过师傅示范课、徒弟汇报课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在课前说课、设计,课上记录,课后反思、评价等环节中,青年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同时,我们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研和培训活动,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4.组织教学开放日,提升我校的影响力
2024年5月16日,为响应蚌埠市教育局有关“双新”活动的部署,我校以“深化双新改革,引领创新课堂”为主题,举行蚌埠一中专场教学开放日活动,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发展。开放日邀请了蚌埠二中、蚌埠三中和包集中学的优秀老师共开设了20节课,教师们同台展示,促进了“双新”活动的开展。


5.组织对申报职称教师材料的校内初审
为了确保老师们能够顺利通过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教科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详细的预审标准,确保了预审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成立了专门的预审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对申请职称的老师们进行材料预审。在这个过程中,预审小组会对每位老师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6.对教学常规的检查
学校对于教学常规的检查,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更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年度共进行了6次教案和一次听课纪录的检查,在检查中既坚持原则又能对有特殊情况的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既督促了教师完善教学常规又为年终考评提供了数据依据。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并提供改进建议。
7.协助校长室组织蚌埠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校校行”活动蚌埠一中专场活动
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蚌埠市教育局主办了蚌埠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校校行”活动,第三站在蚌埠一中举行。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制定了活动流程、安排了9个学科的上课活动、协调各科室的材料收集以及其他各项工作,推动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教育教研谋深推实 教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本学期中学教科室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谋深推实课题研究,加强了立项管理,扎实做好在研课题的实践研究,对课题的开题、开展、结题进行有效地监督指导。全体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不忘深度学习,加强教育科研。
一是课题研究显智慧。
我校全体教师乐教善思,不断积累经验,课题研究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我校课题研究秉承“立得起”是前提,“研得透”是关键,“积成果”是核心,“保结题”为目的,把开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切实增强教研针对性和时效性。2024年聚焦课题研究,促进素养提升,我校市级课题立项4项,结题2项;3项省级课题立项,2项省级课题结题。
教师 |
2024年省、市级课题 |
类型 |
秦璐、
张光军 |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策略 |
市级课题结题 |
刘燕伟 |
在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
市级课题结题 |
王维杰、牛典典 |
立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
市级课题立项 |
邱杰、 张陆陆 |
“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
市级课题立项 |
年秀芹、褚林音 |
核心素养视域下聚焦物理实验真题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
市级课题立项 |
刘燕伟、郭盛 |
基于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式实验教学探究 |
市级课题立项 |
胡 波 |
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的研究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
卢兴平 |
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情境任务创设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
施海涛、冯琦 |
“智慧赋能”的中学历史“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 |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立项 |
施海涛、宋家新 |
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中学历史智慧课题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结题 |
崔北湖、田甜 |
大单元教学中情境任务创设的路径研究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 |
二是论文撰写结硕果。
附我校2024年省、市级课题立项结题情况: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教研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充实思想,反思教学问题,总结教学成果,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实效。2024年,在教科室带领下,全体教师笔耕不辍,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
附部分发表获奖情况:
教师姓名 |
类型 |
级别 |
获奖等级 |
组织部门/刊物名称 |
张光军 |
论文 |
省级 |
其他 |
基础教育参考 |
崔北湖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教学考试 |
赵爽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基础教育 |
秦璐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时代教育》 |
崔北湖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语文月刊 |
秦璐 |
论文比赛 |
市级 |
三等奖 |
蚌埠教育局 |
徐静春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一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徐静春 |
论文获奖 |
省级 |
三等奖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崔北湖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一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崔北湖 |
论文获奖 |
省级 |
二等奖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李莉莉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教育》 |
司雨晨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一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年秀芹 |
论文获奖 |
省级 |
三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周坤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一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徐铭徽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二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刘燕伟 |
论文获奖 |
省级 |
三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刘燕伟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中学生理科应试 |
刘燕伟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中学生理科应试 |
杨杰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一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陈欢 |
论文获奖 |
市级 |
二等奖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郑杨 |
论文发表 |
省级 |
其他 |
《师道》教研 |
邵素清 |
论文获奖 |
省级 |
三等奖 |
安徽省教育厅 |
(三)外学内享 赋能提升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2024年,我校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分批次派教师外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们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在学习中借鉴经验,在学习中不断强化认识,提升能力。






(四)业务开展提质量
1.教学赛事组织有序
本学期我校多次承办市级教研活动,教科室与各教研组通力合作,认真组织,积极准备,精心打磨、演练,各项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组织有序,得到与会老师、学科教研员的肯定。一年来,全校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党员示范课100余节,做到每周有教研,每周有公开课。多个学科积极承担市级教研活动,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2024年度我校共承办市级以上教研活动近10余场,在教科室的精心组织下,得到各级领导及老师的一致肯定。
2.教研活动促成长
教科室立足课堂,以“精准教研”,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开展教研活动。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组织老师参加了省、市各项业务培训活动。
(五)教学比赛成果丰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无果则虚。本学期教科室的各项工作在领导的关怀下,各教研组的大力支持下,各项教学比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附部分教学比赛获奖情况
教师 |
优质课及其他教学比赛 |
奖次 |
徐静春 |
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语文 |
一等奖,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 |
赵爽 |
2024年蚌埠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 |
一等奖 |
张光军 |
2024年蚌埠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 |
二等奖 |
徐静春 |
蚌埠市中小学青年教师竞赛中学语文 |
一等奖,蚌埠十佳青年教师 |
孟涛 |
2024蚌埠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
三等奖 |
李昊杰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二等奖 |
沈璐 |
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
二等奖 |
沈璐 |
第三届中小学智慧课堂优质课( PBL项目式学习) |
一等奖 |
汪甜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二等奖 |
李扬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一等奖 |
李扬 |
蚌埠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英语 |
三等奖,蚌埠市青年教学能手 |
褚林音 |
2024蚌埠市中小学新任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一等奖 |
徐铭徽 |
高中物理优质课比赛 |
一等奖 |
陈进进 |
2024全省普通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大赛 |
三等奖 |
陈进进 |
2024蚌埠市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大赛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一等奖 |
邓怡佳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一等奖 |
朱梦圆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一等奖 |
邱杰 |
2023安徽省中小学优质课评选高中生物学科个人赛 |
一等奖 |
邱杰 |
2023安徽省优质课团体赛 |
一等奖 |
邱杰 |
2023蚌埠高中生物学市优质课评选 |
一等奖 |
张陆陆 |
蚌埠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理科组 |
三等奖,蚌埠市青年教学能手 |
张陆陆 |
2024高中生物优质课 |
一等奖 |
王紫婷 |
安徽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
二等奖 |
王维杰 |
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 |
市级精品课 |
余燕 |
2023中小学优质课评选,美术学科团体赛 |
一等奖 |
张田方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三等奖 |
洪子维 |
第四届智慧课堂优质课比赛 |
二等奖 |
教师 |
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奖次 |
牛典典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特等奖,教坛新星 |
王静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学科解题能手 |
李娜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特等奖,教坛新星 |
胡波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先进个人 |
李云静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学科解题能手 |
张静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学科解题能手 |
詹昌玲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学科解题能手 |
施海涛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学科解题能手 |
褚正刚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三等奖 |
徐泽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二等奖 |
洪子维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二等奖 |
封伟豪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三等奖 |
卢杰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二等奖 |
余燕 |
“四赛”教师岗位研修活动 |
一等奖,学科骨干教师 |
二、几点展望
在今后工作中,蚌埠一中教科室工作重点如下:
1.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育科研成果丰硕,但科研无止境,教科研层次应进一步提高。未来,一方面,创造条件,使课题研究要与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业务学习、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和成果积淀有机统一,让课题研究真实发生,促成研究真效果。二、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多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激发教师主动探究意识,鼓励教师多挑战省级课题乃至国家级课题。
2.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名师领航作用
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持续进行青年教师培养 “小荷工程”,帮助青年教师迅速站稳讲台。强化教坛新星、优质课、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评选保障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开阔教师们的眼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激发学校教师教改热情。
3. 继续举行“深化双新改革 引领创新课堂”主题教学开放日活动
2025悄然而至,面对新起点,蚌埠一中教科室对一学年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初步谋划。未来,我们继续深化服务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使教育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为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及专业成长提供科学、优质、高效的服务。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教科室将始终围绕“博学 自奋 俭诚 勉行”的校训,锚定高品质建设目标,坚守育人初心,奋力谱写我校教科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