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冰心 耕耘之歌丨蚌埠一中优秀教师风采展(六)
2024/6/12 17:07:57

他们,如春日的细雨,滋润着知识的田野;

他们,如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求知的道路;

他们,如秋日的硕果,满载着智慧的希望;

他们,如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学生的心房。

这就是蚌埠一中的优秀教师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点亮了无数学子的人生之路;

他们用卓越的智慧,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笔墨如剑舞春秋,教师似墨绘锦绣。

甘做园丁育花朵,无私奉献心无求。

桃李芬芳满天下,辛勤耕耘不言愁。

春风化雨润心田,明月清风照高楼。

 



徐静春,蚌埠第一中学一级教师,蚌埠市第四批“青年骨干教师”,蚌埠市第六届“教坛新星”,安徽省第四届“教坛新星”,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获市“教学解题能手”、市“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市级“优秀团支部”称号;指导学生多次在省市及全国征文或演讲比赛中获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两项省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并顺利结题;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2009年,徐静春以“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从此,角色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她,便在教育之路上辛勤耕耘,砥砺前行。

教书育人在徐静春老师的心中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也是她从小坚持如一的梦想。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便在心中立下了自己的教育格言:努力做有热度的老师,上有温度的课堂,育有风度的学生。14年来的教学生涯,徐静春老师一直在努力践行着她的教育初心。

 

做有热度的老师

什么是有热度的老师?徐静春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老师自身应该积极向上,情绪饱满,充满热情,对待学生要有一副热心肠。你能看到课堂上的她始终是面带微笑,充满激情的,在她看来,情绪是可以传染的,饱满的教学情绪能够让学生如沐春风,而低沉的教学情绪只会让学生如坐针毡。一个老师只有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学生才能以更积极的状态反馈老师。


 

徐静春老师还有一副热心肠。课下她会主动地找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现阶段的思想状况。学生们也喜欢主动来找她聊天,他们私下都亲切的叫她“春春老师”“春春姐”。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徐静春老师会把学习资料赠送给学习薄弱的孩子,并为他们补差补缺;会在和同学们共同完成一节市级公开课后为他们买烧饼夹里脊作为奖励;会在孩子们成绩进步特别大的时候买书作为奖品鼓励他们……她总是努力在进入教室前把自我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完成教学。她的坚强和韧性也深深影响了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孩子。

 


上有温度的课堂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传递、思想碰撞的地方,高效的课堂应当是有温度的课堂。如何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有温度?徐静春老师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水平精湛。为此,徐静春老师始终保持着广泛阅读,勤于思索,乐于钻研的习惯。她经常说:“青年教师远没有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储备也远远不够,正因为如此,青年教师才更应该多学习,多充电,用扎实的教学功底去赢得学生的尊重”。



除此之外,课堂的温度还需要教师眼中有学生,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课堂不应该是老师的一言堂,也不应该将老师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有温度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良好、思想碰撞的课堂。徐静春老师努力践行着这一点,她的课堂既充满语文味儿,又不失活力与趣味。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和思考,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和评论,同时又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和点拨。教学相长,徐静春老师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去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育有风度的学生

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职责,更承担着育人重任。尤其是语文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徐静春老师经常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她不仅从书本上的内容中汲取有益价值正面引导学生,还经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她努力在语文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高尚品质,因为在她看来,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引路人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重任在肩,砥砺前行。从教之路上,徐静春老师将继续践行着她的初心:做有热度的老师,上有温度的课堂,育有风度的学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校办公室 点击数:1759 文章录入: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bgsf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胜利路152号 / 邮编:233000 / 电话:0552-4029959 4015054 皖 IPC 备 06001307 号-1
    版权所有&蚌埠市第一中学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