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春日的细雨,滋润着知识的田野;
他们,如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求知的道路;
他们,如秋日的硕果,满载着智慧的希望;
他们,如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学生的心房。
这就是蚌埠一中的优秀教师们!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点亮了无数学子的人生之路;
他们用卓越的智慧,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笔墨如剑舞春秋,教师似墨绘锦绣。
甘做园丁育花朵,无私奉献心无求。
桃李芬芳满天下,辛勤耕耘不言愁。
春风化雨润心田,明月清风照高楼。

吴金昌,高级教师,蚌埠市“学科带头人”,蚌埠市“阅读榜样人物·阅读点灯人”,蚌埠市“百姓学习之星","少年蚌埠行动"优秀辅导员,“书香安徽"十佳阅读推广人,蚌埠市君子文化学会监事,蚌埠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蚌埠诗词》总监,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特约作者。 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论坛版主,中国语文发展论坛执行长。发表各类文章二百多篇,原创高考模拟试卷四十多套,在国家级、省市级竞赛和征文活动中多次获特等奖或一等奖,出版有《天马行空说诗词》,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专栏推介。
吴金昌老师送给学生的格言: 教育是唤醒,是激励,教人求真,向善,尚美。
阅读一本好书,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视界开阔,心中明亮。
语文就是读书写字,大大方方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
启人以智 树人以德
吴金昌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启人以智,树人以德”,即“立德树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启迪学生智慧,学会理性、开放、严谨、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培养美好品德,学会积极、乐观、文明、包容地立身处世、学习工作生活。培养有正确思想、崇高理想、理性头脑、高尚品德、人文情怀、高雅志趣、文明言行的社会公民。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吴老师始终强调“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比“考试分数”重要,反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式,高扬“生命教育”的旗帜,着眼于人的发展,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精彩的未来。他不止一次对孩子们说“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吴老师一定能听到你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尊重学生的生命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自由。吴老师认为,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既不要做出高出学生一头的气派,喋喋不休地教训学生;也不要摆出悲天悯人的姿态,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我们要让学生在我们面前站起来,直视我们的眼睛,洞悉我们的心底,勇敢的打开心灵窗口,敞开智慧的门扉,平等而真诚的和我们交流。在交流中,融会情感的脉流,碰撞智慧的火花,提升精神的海拔。

促进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觉悟生命的珍贵,体验生命交流的愉悦,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促进者,和学生一同成长。
立足课堂 笔耕不辍
吴金昌老师认为,语文老师就像农夫,在语文的田野里耕耘,只要播下种子,付出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教学实践是教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吴老师的许多文章都来自于备课、上课时的探索和反思;教学研究是教学实践的指路明灯,没有教研,教学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淖,少慢差费,效率低下。

多年来,吴老师自费订阅《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专业杂志,并购买了数百册语文同行的教学专著,潜心学习,借以攻玉。
吴金昌老师从教三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其中有散文、小说、诗歌、寓言、教学随笔、教研论文……这些文章的写作灵感都来自课堂。吴老师认为,语文教师要会读、会写、会演讲,同时还得会一些其它领域的本领,“我即语文”,教师用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去感染学生,召唤学生,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唯有热爱,才有学习的真正发生,才有教育的真正落地。

2013年,吴老师出版了生命化阅读专著《天马行空说诗词》。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推出了吴老师的个人专辑。
弘扬传统 推广阅读
“读书人就像一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从教三十年,吴老师致力于终身阅读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语文,他看重的是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毕业季,他送给学生的礼物,是书单!多一份人文情怀、添一分美的追求,是他对学生的殷殷祝福。吴老师认为,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着老师和家长无法替代的作用。只要孩子热爱阅读,他将来就能在阅读中提高思想认识、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提升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如果放弃阅读,必然会让学生失去思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其实,阅读恰恰是提高语文成绩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推广终身阅读,多年来吴金昌老师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中小学,走进老年大学,开展读书讲座,分享读书的乐趣,介绍读书的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