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春日的细雨,滋润着知识的田野;
他们,如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求知的道路;
他们,如秋日的硕果,满载着智慧的希望;
他们,如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学生的心房。
这就是蚌埠一中的优秀教师们!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点亮了无数学子的人生之路;
他们用卓越的智慧,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笔墨如剑舞春秋,教师似墨绘锦绣。
甘做园丁育花朵,无私奉献心无求。
桃李芬芳满天下,辛勤耕耘不言愁。
春风化雨润心田,明月清风照高楼。

崔北湖,高级教师。蚌埠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市第四届名班主任、十四届市政协优秀委员、市高中语文分层教学兼职教研员,安徽省高考优秀阅卷教师、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先后获得蚌埠市优质课一等奖、安徽省优质课团体二等奖。辅导多名青年教师获省级和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近年来,在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月刊 中学版》《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等核心或省级期刊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主持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3项。

把对学生的责任挂在心尖
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崔北湖老师从青年步入中年,从农村到城市,从普通高中到省示范高中。流逝的是青春岁月,不变的是始终把对学生的责任挂在心尖。他铭记着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父亲的叮咛:“一定不能耽误上课,班里有几十个孩子在等着你呢”。崔北湖老师深知,这朴实的告诫寄托着所有学生家长的殷殷重托,班主任工作不只是要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更是托付着一个孩子的未来,是在圆一个家庭的梦想;站在讲台上到自己,就是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引路人,丝毫马虎不得。每当送走了一届毕业的学生,崔北湖老师都不敢去昔日热热闹闹而如今却空荡荡的教室,也许是禁不住离别的滋味吧。他常常凝视着书桌上的一张张毕业合影,回顾起同学们可爱的容颜。每当高考录取线划定的日子,同学们或兴高采烈或黯然神伤。这时,崔北湖老师总在独自拷问自己:“我是个称职的班主任吗?我在同学们成长的关键几步路上,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了吗?”甚至他还这样设想:“如果我的工作再细一点,再多关心一点某个学生,也许这个孩子会考得更好?”
崔北湖老师就是这样把对学生的责任心挂在心尖,从心底里去关爱学生。崔老师经常说,爱与责任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们是探寻教育真谛的起点,没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是不适合做老师和班主任的。每当节日来临,崔老师就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此时的他是最为幸福的。

追求高品质的语文课堂
崔北湖老师专注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和研究,课堂上,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激情澎湃。他的课堂活泼生动,精彩纷呈,富有智慧与思辨的张力。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崔北湖老师所带的每届学生,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平行班,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高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更让人称道的是,如此好的成绩并不是靠“题海战术”取得的,而是靠精彩有效的高品质教学。有同事这样评价:“崔老师注重课堂艺术的演绎,他在课堂上能让枯燥苍白语言文字演绎出丰富的情感激荡和深厚的智慧洗礼。”

崔北湖老师常常告诫自己:要做在学生面前有尊严的教师,首先就要做到在专业教学上有尊严,要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来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佩服和尊重。因此,每当走出课堂的那一刻,他总是追问自己:“这节课我给了学生什么?我自己满意吗?学生满意吗?是否可以上得更好?”在这样的反思和惶惑中,崔老师上课就如同走钢丝小心谨慎、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懈怠。追求高品质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崔老师的自觉要求。因此,崔老师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备课和上课。课前深入钻研教了烂熟的一篇篇课文,一点点地琢磨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疑难之处。课后认真撰写教学反思,研读教学理论,力求参透语文教学精髓,把握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探寻并积极实践语文教学的真谛。
教学中,紧扣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本质特征,精巧设置高品质的学习任务,着力于解决学生学习的误区,让语文课堂有血有肉、有意思有趣味、有文化有审美、有情怀有哲思。引领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在灵活多样而又符合文本内容和具体学情的学习活动中,扎扎实实地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他多次到宿州等外校开张教学展示活动,多次承担蚌埠市高中语文教学研活动,多个教学案例发表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多次担任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评委。

着力“真问题”的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科研,而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崔北湖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面临的问题是:要“教什么”“怎么教”。带着这样的追问,崔老师仔细研读了读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的文章,学习黄厚江、程红兵、余映潮、李镇西等名家的课堂实践,体悟了王荣生、郭思乐等学者的教学理论。他珍视每一次学习研究的机会,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加入了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董旭午“生活化语文”团队、蚌埠市“郑可根名师工作室”。2104年赴北京人大附中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语文研修班”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对这些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面对要“教什么”的问题,崔老师在省级期刊发表了《紧扣特征 以生定教----对人教版必修教材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体会》《如何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强化审题意识 抒写个性文章》《聚焦核心信息 追问焦点问题》等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对要“怎么教”崔老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省级期刊发表了《实在 精当 优化----对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要拒绝匠气》《在对话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提高“翻转课堂”有效性的思考》《深度先学 精辟解读 精巧设计 充分研讨》等多篇教学论文。
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程新教材,崔北湖老师主持了3项安徽省教育科研课题(“语文学习任务群深度教学的路径研究”“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大单元教学中情境任务创设的路径研究”)和1项市级课题(“红色经典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并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

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
在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崔北湖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他撰写的“关于建立商品房交付预警机制,切实保障购房者利益的提案”,被民盟安徽省委采用;“关于加快我市公交快速通道建设的建议”、“关于在靓淮河工程中增设环保厕所的建议”等,得到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研究吸纳;“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的建议”被编入市政协“统筹施策,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质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崔北湖还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项视察调研活动,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优势,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家校法制教育等热点问题,认真履职建言。由于履职出色,崔北湖老师被评为“十四届市政协优秀委员”,当选十五届市政协委员。
崔北湖老师常常这样告诫自己:“我会始终牢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和委员履职实践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