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喜迎二十大 匠心育英才——蚌埠一中优秀教师风采展示——刘燕伟老师
作者:校办公室  文章来源:蚌埠一中  点击数1964  更新时间:2022/7/10 10:27:11  文章录入: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bgsfx

 

个人简历:刘燕伟,一级教师,蚌埠一中化学教师、班主任。蚌埠市优秀班主任,蚌埠市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和微课一等奖,安徽省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蚌埠市化学原创题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蚌埠市化学教学技能平板操作评选一等奖蚌埠市“四赛”一等奖,授予蚌埠市“学科骨干教师”称号,制作的课件和微课在化学教育期刊公众号发表,发表数篇论文。

一.夯实基础,专业成长

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刘燕伟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专业知识、研究高考,学习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方式。进课堂之前先从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等多角度的进行备课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不懂的知识,第一时间主动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们。除此之外,她还经常争取很多外出听课的机会,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在教学理论方面她阅读大量有关化学教学相关方面的书籍,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她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在思想上积极上进,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基于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同时在2021安徽省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勤于反思,促进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不仅要积累教学经验,还必须通过教学反思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认识从感性递升为理性。 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学效果的反思,更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本质特征,认清教学规律,科学分析教学对象,使自己成为一名清醒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者,而不是“跟着感觉走”的盲从者。其中精心制作课件《基于真实情境的二氧化硫教学》《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微课《焰色反应原理的探究》在化学教育期刊公众号上发表。

 

三.用心陪伴,共同成长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繁重且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班级管理;既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心理医生,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尽管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一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着她,鞭策着她,它就是责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用心陪伴中,做好学生的榜样,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

刘燕伟老师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更多了一份细心和耐心。作为一个班的领路人,看着身后的孩子们谁走慢了,她得催一催;谁走歪了,她得扶一扶。在她和学生相处过程中,刘老师不断学习着、分析着、变换着、适应着、快乐着、幸福着。在课堂上,一起和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看见学生期许的目光,求知的眼神,刘老师知道她为他们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会觉得很幸福。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的,这只是教学生涯的一个开端,刘燕伟老师会在教育的道路上,用心去体会,用爱去铺垫,用行动去实践。时间如梭,前面的路还很长,刘老师会用她的激情,用她的汗水,用她的爱心继续努力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