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和蚌埠市“五大行动”工作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蚌埠一中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初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课外活动为主渠道的全员参与的“五育并举”工作新格局。
蚌埠一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蚌埠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为主要抓手,围绕“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等的创建工作,开展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习惯养成、文明礼仪、法治、劳动、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激发班主任工作活力
学校制定了《蚌埠一中班主任工作制度》,每周定时召开班主任会议和其它各种培训,落实班主任工作清单,细化班主任工作内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每年评选校“十佳班主任”、市级优秀班主任和先进班集体,以提升班主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借助杨杰、崔北湖“名班主任工作室”定期开展班主任微论坛、微讲座;关注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借助“青蓝工程”,将年轻教师作为“实习班主任”进行培养,帮助年轻教师实现教学管理水平的快速成长。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学校制定了《蚌埠一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做好值周培训工作,通过日常巡察和反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守纪习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作为“文明班级”颁发的主要依据和班级评优评先推荐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依据“五项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学校还制定了《蚌埠一中学生手机管理办法》,对学生手机使用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讲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科学有效的具体管理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努力消除手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
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活动实践育人功效
学校通过班会、政治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手抄报、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形式,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爱国教育、“学雷锋”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网络反欺诈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通过举办“人文节”、“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关爱特殊群体,建立学困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生档案,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作用,通过面询、微信群、电话咨询、发送邮件等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开展“525心理健康节”主题活动,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加强学校家委会建设,创建家校共育新机制
我校每年九月份举行新高一家委会成立会议,及时补充和壮大家委会新生力量,完善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组织架构。通过举办家委会代表座谈会、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和大家访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与家委会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使家委会成员了解学校发展现状,提升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家校携手共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蚌埠一中通过强化德育铸魂理念,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成效,践行“教育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从而构建了具有一中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